首页 > 信息化动态 > 工作动态

2005年青岛市电化教育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要点

录入:    来源:   时间:2006-01-01 08:52:06    点击数:

  2005年青岛市电化教育工作总结

  2005年,青岛市电化教育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一)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使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快速发展,教育城域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提高。目前,全市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数量已达105240台,其中学生机67658台,教师机37582台,人机比分别达到14.1:1,1.8:1。已建成各类模式校园网699个,其中500余所学校建有本校教育教学资源库,300余所学校开通学校网站。接入教育城域网的学校总数达1246所,其中通过光纤接入378所,通过ADSL等其他方式接入868所。建成网络教室2249个、多媒体教室1853个。

  (二)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研发、推广基于教育城域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努力打造“教育管理通”应用平台。

  1.正式开通启用新版金宏电子政务系统,应用范围扩大到各区市教体局领导和各科室及局属学校校级领导和各部门。

  2.研发教育局行政事项网上审批系统,使我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公开、透明,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该系统顺利通过青岛市电子政务示范试点项目验收。

  3.研发市教育局公文收发系统。机关各处室、各区市教体局、局属各单位可登陆该系统发布、查阅纸制公文收发信息,保证了我局各类文件领取信息的畅通。

  4.与基教处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了《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使用是学籍管理工作的创新,在2005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在正在研发职业学校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5.配合基教处,在我市94所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辅助完成该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等工作。

  6.配合人事处,为青岛教育人事网上办公系统、青岛市师范类毕业生网提供系统平台和运行保障。

  7.配合招考办,完成2005年全市51个高考考点学校2000多个考场的网上监控系统的测试、高考期间网上监控系统运行的保障工作。

  8.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及省相关部门文件要求,对我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项目情况开展全面调研统计,拟定了我市开展试点项目的建设方案。

  9.完善、更新、维护青岛教育政务网、青岛教育信息网,及时发布各类教育信息1800余条。制作青岛教育督导网、青岛市职业教育教研网、青岛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青岛市勤工俭学办公室网;改版青岛教育科研网、教育共青团网等处室网站;制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先锋网、机关建设网、学前教育信息网、中央电教馆与美国world_links组织合作项目、‘迎奥运,说普通话,创文明城市’语言文字知识暨奥运知识竞赛等专题网站。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技术保障措施,提高网络运行管理维护质量,并建立故障应急保障机制,及时排查和处理各类突发故障,确保网络中心、城域网络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

  (四)指导学校开展好网络应用。我们把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应用水平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组织8所局属学校和8所市内四区小学分别与五市三区的16所中小学结成网站建设“手拉手”对子,大力开展网站建设、应用“手拉手”活动。通过采取现场调研、交流、研讨、网上互动等方式,使“手拉手”网站成为所在区市网站建设的“排头兵”和“亮点”,积极带动了农村学校网站的建设和应用,明显缩小了城乡网站之间的差距,推进了城乡网站的均衡发展。

  开展了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评选活动。经过各区市初评,共有146所学校获得参加全市比赛的资格,涌现出一大批形式多样的优秀教育网站。通过评选活动,促进了中小学校以教育网站为依托的各类应用,全面提高教育网站质量。

  (五)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资源应用指导,努力实现“教学资源通”。举办青岛教育信息网资源库专题讲座30多场,4000余人听取了讲座。资源中心访问量40000余人次,试题库注册教师1602人。教育资源库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日益显现。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管理,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

  1.重点抓好农村学校的开课工作,促使农村学校开足课、开好课。深入五市七区30余所学校进行调研,听取指导信息技术课40余节。狠抓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开课率,推动农村小学的开课率由去年的88%上升到94%,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达211154人,较去年增加4万余人。

  2.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成功组织了市内四区小学、全市初中的网络化学业水平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课改年级的纸质统一考试。

  3.建立了适应青岛教育发展、突出青岛特点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体系。编写了新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和《同步学习与操作》(共30册);修订了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和新编写了初中《同步学习与操作》(共7册)。

  三、继续开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深入发展

  1.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北京、青岛、香港三地“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网上研究性学习实验。我市10所小学与香港的10所小学分别结成网上研究性学习对子,进行了近20个课题的研究与实践。9月底,课题负责人及香港对口学校的校长一行20余人来青参加了开题及培训会,对青岛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承担了中央电教馆与美国world_links组织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已完成了前期培训等工作。

  3.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及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面向全国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案例集》共收入15个优秀案例,青岛就占4例。在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评选中,我市选报的2个课例全部获一等奖;在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选及省电教优质课评选中,21节课获一等奖;在省多媒体、网络课件评比中,6个课件获一等奖;在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一部作品获三等奖。

  在成功组织了青岛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竞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作品参加全省、全国比赛。其中一部电脑作品获全国一等奖、12部获全省一等奖;1个电脑机器人代表队获全省一等奖;组织59名学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复赛。我市电教馆在全省各类比赛中均获优秀组织奖。

  四、加强电教教材的开发、建设

  1.树立“让孩子的潜质得到最好的发展”的意识,结合当前教改形势,加强音像教材选题的针对性。借电教馆加入“全国教育节目制作联合体”之机,参与制作《身边的科学》、《身边的奥秘》等系列科教专题片,现已完成《海洋生物》的制作,并已申报明年的课题《啤酒的生产工艺》。

  2.制作完成并向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小学优秀课展播》节目报送79节优质课,这些优质课近期陆续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

  五、做好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记者站工作

  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紧紧围绕市教育局工作重点,及时、生动地报道了我市教育系统的大事、要事,以及在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新闻30余条,播稿率达90%,对宣传和提高我市教育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

  受中国教育电视台委托,承担了中国教育电视台拟开通以流媒体传输为主的网络新闻素材传输方案的论证工作,我们充分利用青岛教育网络平台和网络传输技术优势,进行网络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7月25日由青岛记者站网络传送的新闻《青岛市职业学校“文明修身”工程初见成效》在《国视新闻》播出,这是中国教育电视台建台以来,通过网络传输的送稿方式,播出的第一条新闻。

  网络传输开通,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做到当天的新闻稿件当天传送到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部长周济在青岛考察的新闻—《周济考察青岛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努力做好校企结合》于当晚连夜传送到中国教育电视台,随即播出。9月份以来,我市的教育新闻稿件以平均3天一条的频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青岛教育局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青岛市职校组建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山东青岛积极帮助贫困生上大学》等一大批反映我市教育成就新闻稿件的播出,使青岛的教育更多地受到全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了解。

  六、发挥电教馆的技术优势,积极为机关各处室和基层做好服务

  本着快速响应、热情服务的原则,对各处室出现的网络、计算机等方面的故障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并做好维护工作。一年来为机关各处室和学校制作专题片10几部,资料片近20小时,优秀教学录像课40余节,全省职教教师说课12节,教学光盘5000余张。

  2005年12月21日

  2006年青岛市电化教育工作要点

  2006年全市电化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教育局工作要点为依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1.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的文件精神,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该系统的实施要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要确保该系统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继续加强网络中心、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建设,新建推广各类应用系统,不断推进“教育管理通”。开展电子政务数字认证系统建设,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保密性、安全性;新建青岛市学前幼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学前幼儿基本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开通网上即时通讯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网内即时文本、语音、视频通讯和文件传输;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升级和完善校园网,并通过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实现网内交流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我局教育政务网、教育信息网建设应用;继续开展城乡学校校园网和网站建设、应用、管理“手拉手”活动,继续举办青岛市优秀教育网站评选活动,使全市中小学网站的数量有明显增长,质量有显著提高,应用更加广泛和普及。

  3.加强网络中心、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管理,提高网络效率,为各类应用提供可靠的网络平台保障。根据城域网接入用户数量和各类应用的不断增长,及时调整和优化网络配置;构建教育城域网络流量统计、分析和管理系统,均衡网络流量负载,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运行质量;全面开展“e网平安—网络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加强网络及网络信息安全的规范化、制度化、技术化管理,建网学校要逐步建立网络防病毒系统,加强各级网络中心机房、设备安全管理,建立网络故障防范、应急、维护、运行监测体系,确保网络安全、可靠运行,使建网学校达到网络文明学校标准。

  4.加强网络中心教育资源库建设,打造以网络中心为核心的“教学资源通”。通过招标采购、上网搜集、征集、交换、自制等方式,对现有教学资源库进一部扩充和升级。研究和尝试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应用。

  5.开展专项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面向各区、市电教站和局属学校网络管理员,开展以网络管理、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培训,并组织参加国家信息产业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考试,使培训人员达到网络管理员中级水平。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管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

  6.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重点抓好农村小学的开课工作,促使农村学校开足课、开好课。加强到农村学校听课和调研的力度,并针对农村小学布局分散的特点,发挥区片骨干教师的作用,利用网上教研的优势,探索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及时总结和交流适合农村小学教学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7.应用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继续做好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高中信息技术全省统一学业水平考试及小学3-6年级网络化考核工作。今年将首次在全市小学3-6年级增加网络化打字基本功考核,并将小学生打字基本功比赛列为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竞赛项目之一,以此加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训练。今年的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网络化考试的重点分别放在打字基本功、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并根据网络化考试的新要求修改、完善相应的网络考试平台。按照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做好2006年普通高中课改年级信息技术学科的全省学业水平考试工作。认真研究2007年高考方案,提前做好应考准备工作。

  8.继续做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在继续探索多种形式、多种内容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让学生学会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基础学科的学习。鼓励和提倡区、市构建适合本区、市教学的网上教研体系和平台,以实现教学资源互补和优质资源共享。组织好各学段公开课、研究课和小学、初中优质课评选。

  做好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电脑机器人比赛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培训、指导和竞赛工作。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全省信息技术有关赛事。

  9.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继续做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修订工作。

  10.加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小学教法与教学基本功培训工作,培训采用两级培训的方式,由市电教馆组织骨干教师及区、市教研员进行一级培训,然后再由各区、市组织二级培训,以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根据需要组织普通高中新教材的全员培训。

  三、继续开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入发展

  11.以课题研究带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继续抓好“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研究性学习协作计划的实验;积极组织参与中央电教馆与美国world_links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远程合作学习”课题的研究。以此为抓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积累好的经验,逐步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研究性协作学习的能力。

  12.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应用指导。通过培训、研讨和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切实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局属学校和区、市学校的不同特点,抓好区、市教体局、学校、学科各层面的应用典型,特别是在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方面的好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在抓好典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全市的交流展示会,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四、加强电教教材的开发、建设

  13.创作一批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的影视教材。配合当前教改形势,录制40节优质教育教学录像课。积极参与百集系列节目《身边的奥秘》的创作,完成《啤酒的生产工艺》的拍摄和制作。

  14.继续做好录音教材的制作和发行工作。完成小学语文(北师大版、江苏版、人教版等)和小学英语(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等)录音教材的制作和修改;完成初、高中英语教辅录音教材及各年级英语相关录音带的制作;配合新华书店完成全市中小学春秋两季的与文字教材配套的录音教材的发行工作。年内利用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录音教材使用情况,并不断修改完善所做录音教材。

  15.继续做好全市电教教材收费学校的电教费的收取,电教教材的订购、管理及应用培训工作。依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电教教材收费学校的资格确认和春秋两季的电教费的收缴工作;按时保质地完成春秋两季的电教教材的订购工作,做到专人负责、缴费规范、订购科学、统计正确、管理到位。年内结合电教馆的有关工作组织电教教材应用培训,并通过走访学校、实地了解和总结交流等方式进行检查督促。重点做好征订后的应用工作。

  16.继续完善和丰富“听力教室”内容,及时了解教学需求和师生在线试听及下载情况,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适合教学需要。

  五、做好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记者站的新闻报道工作和学校校园电视台的指导工作

  17.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大力宣传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重大举措以及教育系统的先进典型和工作成就。充分运用好以流媒体传输为主的网络新闻素材传输方案,及时向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送新闻稿件,提高教育电视台新闻的时效性。全年在教育电视台的发稿量不低于120条,并不断提高播搞率。

  18.在各区、市、高校以及中学逐步建立和完善通联队伍,将新闻宣传工作拓展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各地通讯员要定期提交新闻报道线索,每月不少于2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直接向中国教育电视台青岛记者站报送视频稿件。

  19.加强对校园电视台应用的调查研究,发挥好校园电视台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指导学校运用校园电视台在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题材的DV电视作品的征集与评选活动,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成立电视制作中心组,定期举办专家讲座,进行业务交流。

  六、加强馆内自身建设,努力创建高绩效处室

  20.以廉洁、高效、公正为核心,以“个人争一流,处室创名牌”为主题,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强化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全馆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电教馆的技术优势,帮助基层学校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利用教育信息网的公告栏、技术论坛、电话咨询、现场响应等方式为各区、市、学校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故障维护,及时解决校园网应用及网站建设中出现的各类网络技术问题。做好为机关处室提供会议录像、录音及网络故障排除等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

  青岛市电化教育馆

  2006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