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化动态 > 教育新闻

张海泉《在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录入:    来源:   时间:2011-01-04 06:42:49    点击数:

  尊敬的王晓芜馆长、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会,中央电化教育馆王晓芜馆长将给我们作重要报告,会上有关市、县(区)、学校将介绍信息化建设、应用的经验,邹平县为我们这次会议提供了许多好的观摩现场。通过这个会议,大家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开阔工作思路,对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下面我就我省中小学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讲几点情况和意见。

  一、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以后,我省各地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信息化建设上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信息化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突出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设备、设施配备快,档次高。

  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配备足够量的计算机,建立强大的互通互联网络系统。近几年,我省中小学信息化在硬件环境建设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中小学计算机配备增速快。据统计,2009年底全省拥有计算机114万台,2009年全省新增加高配置计算机20万台,全省生机比达到13.74:1,许多地方达到教师人手一机。菏泽市各县、市重视中小学信息化的发展,加大投入,加快计算机的配备,连续三年每年增加计算机2万多台。二是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网络。全省17个市全部建立了信息资源中心,有154个县(市、区)建立了城域网信息资源中心,有6105所中小学校建立了独立的校园网,形成了市、县、校三级教育网络。为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教研、网上备课、师生在线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三是“班班通”建设工作已成为我省信息化发展的热点。“班班通”工程的建设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促使各地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据2009年底的统计,全省有3320所学校完成了“班班通”建设,占全省中小学校总数的20%。威海市的环翠区2005年已经全部完成“班班通”建设;滨州的邹平县也于两年前已经完成了“班班通”建设;烟台芝罘区近两年投资9000多万元,建成了高档次的“班班通”,班班录播系统;潍坊安丘市两年投资3500万,实现了全市“班班通”。滨州市有87个乡镇,通过政策推进,一年就有32个乡镇实现了“班班通”。“班班通”建设已经成为今年全省中小学信息化工作热点。

  (二)教育资源建设初具规模。

  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是信息化发展之本,在信息化设施日趋完善的同时,我省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也初具规模。各地本着“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坚持引进与改进、自建相结合,不断建设与完善教学资源。

  省教育厅自2007年全省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后,在全国首先出台了文件,规定从2007年春季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电教费随杂费一并由财政拨款,专款专用。2007年至2010年四年的时间,通过这项政策全省共购买了24个类别,25万6千多件的教学软件和资源,总投入达2.5亿元之多。这项政策对于促进我省中小学信息化发展,加强资源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省电化教育馆根据我省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组织全省216所中小学开发出了中小学九学科1047个学科单元的网络课程,部分网络课程已经出版发行,在全省中小学推广使用。另外,寿光市、邹平县、济南历城区都组织开发了地方教育教学资源。

  (三)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近年来,各地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个人研修相结合,传统培训与网上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烟台市电教馆采取教师全员网上培训与骨干教师分层培训的形式,每年培训教师6万多人;潍坊市电教馆采取骨干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农远教设施应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市所有教师分层次进行了培训;威海市环翠区教科研中心采用网上培训、网上教研、学区论坛、教育博客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寿光市教育局采取骨干引领、分层提高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几年来,投资200余万元,先后组织了15次骨干教师动漫制作等专题培训,1200余人次参加培训,100%的专任教师会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全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应用是中小学信息化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抓好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化设施和资源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近年来,全省各地在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动脑子,想办法,出台了措施,抓出了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中已常态化,普及化。这一点在信息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非常明显,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邹平县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而且他们的优质课、课件参加全省的评选并获奖。二是网上备课、网上教研已经成为重要的教研方式。我省许多市、县积极推行网上备课、网上教研活动,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邹平县采取教研员统筹安排,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县网管中心负责技术支持的模式开展了全县中小学网上集体备课,并以网页的形式发布在教育网站上供全县的所有学校共享。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教研员与学科教师在网上进行双向交流、研讨,破解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即时解决教师授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了教研活动的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三是中小学电脑制作和多媒体网络课件评选活动成为我省中小学信息化发展的一大亮点。我省在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的评选活动中已经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第一,今年有十三位高中学生获得高考保送资格,从这一点反映出了我省中小学生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同时我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研究,设计制作出了大量的优秀多媒体网络课件,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整合课例。自2006年至2010年,全省相继有196个多媒体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在全国多媒体软件大赛中获奖。四是教育技术课题研究规模大,范围广。“十一五”期间,为了使“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校”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大力抓好了信息技术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组织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课题研究,全省参加省电教馆组织的课题研究的学校多达一千多所,研究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研究范围广。通过课题研究,大大提高了全省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所取得的成绩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和全省电教系统,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再接再厉,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

  二、我省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取得了丰富经验。

  近几年来,随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根据中小学教育发展实际,一手抓信息化的建设,一手抓应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这次会议主要是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会,许多县市和学校还要介绍经验,我这里不展开讲了)。

  一是建立标准、制定规划,有步骤地推进“班班通”建设。在中小学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如何规范“班班通”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统一标准,是关系到“班班通”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因此各地加强了对“班班通”建设的管理和指导。

  二是出台政策、加大激励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要求必须迅速全面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此许多市出台了地方政策,加大激励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三是改革创新,探讨教学、教研的新途径。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优秀的资源。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好这些资源,各地中小学教师做了大量的探讨。

  四是发挥名师名校作用,调动各种积极性,整合开发优质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省在资源建设上采取省、市、县、校联合,发挥名师名校的优势共同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提倡开发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探索了一条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新途径。

  近些年我省各地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积极探索、并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后中小学信息化发展是十分宝贵的,它必将在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切实推进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深刻认识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超前部署,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的均衡、公平、和谐发展、教育资源的共享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信息化的发展上,一是要超前部署。超前部署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超前的信息化意识,超前的信息化规划,各地要用科学的态度做好本地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二是加快“班班通”建设步伐,各地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争取早日普及“班班通”。在“班班通”建设的同时也要抓好录播系统和校园网站的建设。三是随着“班班通”的普及,对县(区)级城域网要求也越来越高,县(区)级城域网必须满足教学的需要,及时升级、改造、更新网络设备、设施,提高功能,保证网络通畅。城域网、校园网等在功能上要相互协调,在资源上有所分工。同时,还必须重视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使用和普及。

  (二)多途径多措施加强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随着我省中小学信息化发展,班班通的普及,中小学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资源也正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瓶颈。在资源建设上我们一是要充分利用好我省出台的电教软件费的政策,各级电教机构要认真负责,把好关,做好电教软件的发行工作,积极向学校推荐优质资源;二是省电教馆组织专家做好国内优质资源的引进和推荐工作,同时做好中小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组织、指导工作,三是县(区)和学校要加强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的开发建设。

  (三)认真学习各地先进经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我省“班班通”建设的普及,各地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要转到应用上来,应用是信息化发展中的永恒主题。这次会上有几个学校分别介绍应用的经验,各地要认真学习这些好的经验,同时也要抓好本地的典型,以点带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有多种途径:一是可通过课题研究方式带动应用。例如“十一五”期间,全省参加电教馆系统课题研究的学校有近千所,围绕课题研究组织了很多活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二是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应用。电教馆系统每年组织开展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优质课、多媒体课件、教育网站评选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起到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作用。三是通过参观学习外地经验,借鉴外地好的方法和成功经验,这也是推动应用的便捷途径。

  (四)切实加强各级电教队伍建设。

  我省各级电教馆(站)在农远工程实施中发挥了积极服务和支持作用,这支队伍是我省在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电教馆(站)的领导,加强电教馆(站)的机构建设,配齐人员,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方便条件。我们看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给电教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电教馆(站)要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要不断努力学习和钻研新的知识、技术,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为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同志们,这次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会,是在我们加快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关键时期召开的,这次会议必将对推动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会议,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把好经验、好方法学回去,积极推进本地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为我省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